2016/03/09

試車: Lexus ES300h/ Subaru outback forester wrx/ Mazda CX-5 4WD/ Toyota RAV4/ Volvo V40CC V60 XC60/ Benz ABC

這篇純粹無聊亂寫,紀錄一下。

首先,我做了鍵盤試車手的第一步功課: 直接就預算範圍,把要去看的車種整理出來。
其次,挑選時間、一家子帶去試車。
最後,回到紀錄裡、讓自己沉澱一下(也就是還沒決定)。

第一步看起來簡單,實際上沒有用;因為許多車商把定價拉高、然後讓你殺價。有的車商卻統一終端售價,表示自己很硬;然後年底降價出清(和百貨公司年底那一攤差不多意思),所以網路價格一點都不準確~

第二步,看起來也合理,對吧?
實際上一家四口要去試車,真的要很有心力啊!
總裁沒什麼多的時間,盡力配合了兩次,就撂下一句話:「開車的是你,你決定就好;反正一定要有四人座位。」
這段話,道盡了天下無數馬伕的辛酸...;沒錯,台灣男人就是扛行李的馱獸、用車的司機~


兩個小傢伙在展示車爬上爬下的,充分灌飽免費的飲料和餅乾。然後,對業務表態: 我們喜歡自己的舊車,不想換新車。(我想,業務應該很想掐死我~)

所以,我只好自己繼續後面漫長的試車之路。

Lexus,再會!
因為買你的車,不如買Benz;真的!

Subaru,令人又愛又恨的車子。
完妝品質算不錯(沒打錯字!)
內裝有人說很"樸素"或差勁;實際上類似價位的CX-5/RAV4通通比它更差勁,不要被面板、飾板騙了。日系廠牌最會在表面上做功夫,材料好壞,太陽曬一、兩年就知道了;反正看不出來的就算了~

它的車開起來,穩定性不錯,但糟糕的是它那三款車,實際上大概只有Forester vs. WRX的差異而已。Outback 開起來感覺就是要淘汰(換代)的車子,也許真的是2.5NA引擎動力不足吧?很難理解怎有一堆人買這車,也許是初次接觸Subaru的吧?至於XV/檸檬哥,讓自己覺得年輕的人去熱血吧!

再補一腳:
它的原廠保養維修很可怕,建議放棄了! 沒有愛,千萬別碰~
即使它的問題其實都是小問題,但光保養就會給你出狀況...;好車都會被修爛。

CX-5,柴油四輪的扭力不錯?
嗯,如果沒試過其他柴油+變速箱的話,也許答案是Yes。
它整個就是包裝好一點~,但外型很重要嗎?

RAV4,油電車省油囉!
它那划大船般搖晃感實在太令我感冒了。只坐在副駕座,我就放棄了。

V40CC,類似價位帶的好選擇?
不錯的內裝、完善的安全配備;開起來像是上裝完畢的鋼鐵人在逛街。
柴油引擎反應也不錯,但,等等~,好像哪裡怪怪的? 折價這麼多,到底是哪裡有問題?
喔,原來這就是新柴油引擎+排檔箱的時代劇...

不要碰柴油車,即使宣傳再漂亮、現任車主反應再良好 ,還是要看整體長期持有成本,以及時代潮流改變的發展。這十幾年的柴油車潮,我個人認為是一種流行趨勢;但不是正軌的發展趨勢。不介意在車庫裡吸車子二手煙的人,可以試試~,有一種東西是老了、有"羈絆"的人,才會看重的,那個叫做"健康"。

我想,應該回到自己的需求來看:
1.要安全,所以五顆星是必要的。
2.氣囊多寡與位置,也是重要的。

這兩點就一定要看撞擊測試影片與紀錄,認真看原文,看看實際的人體與氣囊撞擊點,以及假人頭部的扭轉與速度。不要只是有碰到氣囊而已,要考慮一下實際頸部扭轉時間有多快速...。有的神車撞擊測試,它的氣囊根本就是遇到斷頸殺手,想想自己的頸骨可以照樣轉嗎?我不是貓頭鷹~

3.千萬別以為自己車子很硬、把其他車當潰縮區使用;那是最愚蠢的觀念。

啊,我的需求到底在哪裡哇?
不是應該在長途、高負載、山路、四驅這幾個選項嗎?
(我修正,其實在乎的是長途、高負載;我幾十年來根本沒開過160km/h以上,不要貪心太多)

慢著,油耗呢?
嗯,我搭車很會暈車,市區大多走路、坐捷運;很環保...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更新:
近期心血來潮,再試了XC60/V60,雖然業務在旁講解、說明它的底盤運動化表現...
但Volvo的四驅反應,的確沒有Subaru的聰明;聽說這也不是它的專長啦~
而前驅款,即使是R type(*1),轉彎的時候,前驅+引擎前置的轉向傾向明顯;所以,它的外殼改得再年輕化,也遮掩不了只能吸引中老年人的味道。買R規的,我現場看看,確實是想要抓住青春尾巴的調調。不過這個牌子確實不是年輕人的味道!


至於Benz試車,那天下小雨,臨時跑去試了一輛車,可憐的業務被我拖上車、他還有個約啊...。試完車,趕快放他去向預約者鞠躬哈腰,真是難為他了!
Benz就穩定些,但招牌太閃亮和代價過高,我應該會放棄。

(*1,這是konami的一款遊戲名稱,拿來類比一下~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對主動轉向輔助(Steer Assist)的個人看法

主動轉向要整合的東西,各家廠商都不太一樣;基本上就是不同的設計架構,不容易在同一個基準點去比較,目前僅能以個人的經驗、盡量去客觀一點看待它。 純電動車廠商的那一套目前我沒有興趣考慮,主因是它在台灣幾乎無法遠行、能去的地方有限;現階段還是油電混合動力會比較適合。就後續使用成本來...